详情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 • 60道精选问题
  2. • 深度分析
  3. • 951人已测
简介

  斯坦福 - 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简称 SBIS)是广泛应用的智力评估之一,核心在于通过多维度测试,量化个体的认知能力与智力水平。

  其起源可追溯至 1905 年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与西奥多·西蒙(Theodore Simon)为识别学习困难儿童设计的量表,1916 年经斯坦福大学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修订后定名,首次引入智商(IQ)概念—— 以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计算,奠定现代智力测试的基础。

  量表历经 5 次重大修订(最新为 2003 年的 SB5),测试维度从早期的语言能力扩展至五大认知领域:流体推理(Fluid Reasoning)、知识(Knowledge)、数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视觉 - 空间加工(Visual-Spatial Processing)、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覆盖 2 岁至成人全年龄段。

  以下为关键版本特征简表:

版本 发布年份 核心改进
SB1 1916 引入智商计算公式(MA/CA×100)
SB4 1986 采用多维度结构,区分晶体与流体智力
SB5 2003 新增非语言测试模块,适配特殊群体

  SBIS 的独特价值在于兼顾个体差异与发展连续性,例如通过 “渐进矩阵” 评估抽象思维,用 “词汇联想” 检测语言理解。结果以离差智商(均值 100,标准差 15)呈现,不仅用于智力诊断(如识别天才或认知障碍),也为教育规划提供参考。其标准化样本覆盖全球多族群,确保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测试公平性,至今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的权威工具。

测试「作用.文献.论文」

  1. "The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2.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Stanford-Binet Fifth Edition Across Age Groups" -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3. "Cultural Fairness in the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 Intelligence

开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