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锚点理论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沙因(Edgar H. Schein)提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沙因教授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毕业生长达十几年的职业发展追踪研究,发现人们在职业生涯早期,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与积累,会逐渐形成一种自我认知,这种认知融合了个人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最终确定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 “锚点”,即职业锚点。
职业锚点并非固定不变的标签,而是个人在职业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自我认知的变化,逐渐形成并不断调整的职业定位。它反映了个人最看重的职业要素,是个体选择和发展职业时围绕的核心,对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
工作价值观测评表的维度与内涵
工作价值观测评表是对职业锚点进行量化评估的有效工具,它从多个维度对个人的工作价值观进行分析,常见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 / 职能型
持有这类工作价值观的人,热衷于在特定的技术或职能领域不断钻研,追求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精通。他们将职业发展聚焦于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深化,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为职业目标。例如,软件工程师专注于代码编写和算法优化,医生致力于医疗技术的精进和疑难病症的研究,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深入探索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管理型
具有管理型工作价值观的人,渴望在组织中承担管理职责,追求权力、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享受带领团队达成目标的过程,乐于应对复杂的管理问题和挑战,将晋升到更高的管理职位视为职业成功的标志。
(三)自主 / 独立型
这类人看重工作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喜欢受到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他们渴望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开展工作。自由职业者、创业者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他们通过独立承担项目或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享受自由掌控工作的乐趣。
(四)安全 / 稳定型
安全与稳定是安全 / 稳定型工作价值观者最核心的追求。他们倾向于选择工作环境稳定、职业发展可预期的岗位,如公务员、国企员工等。这类人注重工作的保障性,包括收入稳定、福利优厚、职业风险低等,对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动较为抵触。
(五)创造 / 创业型
创造 / 创业型工作价值观的人充满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新的产品、服务或企业,将独特的想法转化为现实。他们敢于挑战传统,乐于承担风险,享受从无到有创造事业的过程,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六)服务 / 奉献型
持有服务 / 奉献型工作价值观的人,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视为职业的首要目标。他们在教育、医疗、公益等领域中,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他人带来福祉,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公益工作者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他们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七)挑战型
挑战型工作价值观的人追求刺激和挑战,喜欢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常规、重复性的工作,渴望不断突破自我,战胜各种难题。极限运动教练、风险投资分析师等职业,能够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求,在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
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的实施方法
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通常以问卷形式开展。测评题目围绕个人在职业选择、工作期望、职业发展经历等方面的想法和行为设计。例如,会询问 “你更倾向于独立完成任务还是团队协作?”“你认为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面对工作中的变动,你的态度是?” 等问题。
测试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评分,测评系统通过对这些答案的分析,计算出测试者在各个工作价值观维度上的得分情况,从而判断其职业锚点的类型和倾向。此外,除了问卷测评,还可以结合深度访谈、职业情景模拟等方式,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锚点。
在个人职业规划方面,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能帮助个体清晰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价值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当面临职业选择时,如转行、求职或晋升,测评结果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使个人选择与自身职业锚点相契合的岗位和行业,减少职业迷茫和试错成本。
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在人才招聘、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应用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通过了解候选人的职业价值观,企业可以判断其是否与组织文化和岗位需求相符合,提高招聘的精准度和人才保留率。同时,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中,根据测评结果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和培训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职业认知和人才管理工具。对于个人来说,它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职业倾向,避免盲目跟风选择职业,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成就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从企业角度看,有助于构建高效、稳定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职业锚点评估与工作价值观测评表,个人和企业能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找到最佳契合点,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