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夏墨迹测验由瑞士精神科医生赫尔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于20世纪初创立。罗夏受到他童年时期玩“Klecksographie”(墨迹游戏)的影响,开始研究墨迹图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们对模糊图形的反应能够反映出他们内在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状态。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罗夏于1921年发表了他的著作《精神诊断学》(Psychodiagnostik),标志着罗夏墨迹测验的正式诞生。
罗夏去世后,他的同事和追随者继续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测验。其中,贝克(Beck)、克洛普弗(Klopfer)、皮奥特洛夫斯基(Piotrowski)和埃克斯纳(Exner)等人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评分系统,使得罗夏墨迹测验的标准化和客观化程度不断提高。
墨迹图的构成
罗夏墨迹测验由十张标准化的墨迹图组成,这些墨迹图是通过将墨水滴在纸上,然后对折形成的。这十张墨迹图并非随机产生,而是罗夏经过精心挑选,旨在引发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心理反应。
这十张墨迹图的特点如下:
对称性: 所有墨迹图都是左右对称的,这有助于受试者更容易地组织和解释图形。
模糊性: 墨迹图本身没有任何明确的意义,受试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心理状态来赋予它们意义。
颜色: 十张墨迹图中,五张是黑白色的,两张是黑白色加上红色,三张是彩色的。颜色的存在与否以及颜色的种类,都会对受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
罗夏墨迹测验的施测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施测者来执行。施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 施测者需要准备好罗夏墨迹图、记录纸、笔等必要的材料。
指导语: 施测者会向受试者说明测验的目的和要求,强调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鼓励受试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呈现墨迹图: 施测者会按照固定的顺序,依次向受试者呈现十张墨迹图。
自由联想阶段: 受试者需要看着每一张墨迹图,并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施测者会详细记录受试者的每一个反应,包括反应的内容、位置、以及反应的时间。
询问阶段: 在受试者完成所有墨迹图的自由联想后,施测者会逐一询问受试者,让他们详细描述自己是如何看到这些反应的,以及反应的具体位置和特征。询问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澄清受试者的反应,并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评分和解释。
在整个施测过程中,施测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避免对受试者的反应进行任何评价或暗示。
评分系统的基本原理
罗夏墨迹测验的评分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其复杂性和争议性的来源。不同的评分系统有着不同的评分标准和解释框架,但它们都试图从受试者的反应中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以了解其人格特质和心理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分要素:
位置(Location): 指受试者在墨迹图中看到反应的具体位置。常用的位置代码包括:
W(Whole): 整个墨迹图。
D(Common Detail): 常见的细节部分。
Dd(Unusual Detail): 不常见的细节部分。
S(White Space): 白色空间。
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指受试者在形成反应时,主要受到墨迹图的哪些特征的影响。常用的决定因素代码包括:
F(Form): 形状。
M(Human Movement): 人类运动。
FM(Animal Movement): 动物运动。
m(Inanimate Movement): 无生命物体运动。
C(Color): 颜色。
CF(Color-Form): 颜色和形状的结合。
FC(Form-Color): 形状和颜色的结合。
T(Texture): 纹理。
V(Vista): 透视。
Y(Shading): 明暗。
内容(Content): 指受试者反应的具体内容。常用的内容代码包括:
H(Human): 人类。
A(Animal): 动物。
Hd(Human Detail): 人类细节。
Ad(Animal Detail): 动物细节。
Obj(Object): 物体。
Arch(Architecture): 建筑。
Geo(Geography): 地理。
Bot(Botany): 植物。
独创性(Originality): 指受试者反应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O(Original): 独特的反应。
P(Popular): 大众化的反应。
通过对这些评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受试者认知风格、情感状态、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结论。例如,M反应较多可能表明受试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内省能力;C反应较多可能表明受试者情感表达较为强烈;W反应较多可能表明受试者具有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罗夏墨迹测验是一种复杂而精妙的心理测验,它通过分析受试者对模糊图形的反应,来了解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状态。虽然其评分系统较为复杂,但其核心原理在于揭示个体独特的认知和情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