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以前,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得出了两项关于人类智力的重大发现
第一,智力可以被一个综合因子概括。这一因子把所有和智力相关的测试都联系起来,所以在一项智力测试上得分高的人在其他测试上得分也比较高。
第二,斯皮尔曼发现综合因子符合的指标无差异性原则:无论用哪种指标来衡量智力,只要测试有足够多的题目并且足够复杂,它就是可靠有效的。
2018 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认知能力,还适用于人类性格的黑暗面。这一由来自德国和丹麦的团队开展的研究发现在人群中也存在一个同样符合“指标无差异性”的“人格黑暗面综合因子”。
对于常常表现出有违反道德伦理或是社会习俗行为的人群,人格心理学家们把他们身上的特质称为“黑暗特质(dark traits, D-factor)”。在心理学、犯罪学和行为经济学等领域中,科学家们都陆续开展了许多关于黑暗特质的研究。尽管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黑暗人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 争权欲:黑暗人格的人可能追求权力和控制,并倾向于通过操纵和榨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目的。
2. 自利和利己主义:这些人往往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和关注。他们可能愿意利用他人、欺骗、剥削以及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3. 冷漠和缺乏情感:黑暗人格的人可能缺乏情感表达和情感深度。他们可能对他人的痛苦和需求漠不关心,甚至可能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得满足感。
4. 嫉妒和报复倾向:这些人可能对他人的成功、优势或幸福感到嫉妒,并倾向于报复或诋毁他人。
5. 自我中心和自大:黑暗人格的人常常表现出高度自负和自我导向的行为。他们可能过分强调自己的重要性和优越感。
黑暗人格并不是一种明确的精神疾病或诊断,一个人可能在某些程度上表现出黑暗人格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完全恶劣或道德败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