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nberg 自尊量表由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罗森伯格(Morris Rosenberg)于 1965 年编制而成,旨在测量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该量表是自陈式量表,被试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一系列陈述进行作答,从而反映出其自尊程度。
量表的内容
SES 量表共包含 10 个条目,涉及个体对自身的正向和负向评价。例如,“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我觉得自己有许多优点” 等正向表述;“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对自己我感到很失望” 等负向表述。这些条目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评估了个体的自尊水平。
计分方法
SES 量表采用 4 级评分制,从 “非常符合” 到 “非常不符合” 分别计 1 - 4 分。对于正向表述的题目,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而对于负向表述的题目,则需要反向计分,即得分越高代表自尊水平越低。将所有条目的得分相加,即可得到个体的自尊总分。总分范围为 10 - 40 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一般来说,25 分以下表示低自尊,25 - 35 分表示中等自尊,35 分以上表示高自尊。
应用领域
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过程中,SES 量表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自尊状况。例如,对于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低自尊往往是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测量患者的自尊水平,医生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提升自尊,促进康复。
教育领域:教师可以利用 SES 量表评估学生的自尊水平。低自尊的学生可能在学习动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
社会学研究:在研究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时,SES 量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测量工具。通过对不同群体自尊水平的比较,研究人员可以探讨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对自尊的影响。
优点
简洁易用:该量表只有 10 个条目,被试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答,便于大规模施测。同时,其评分方法简单明了,易于计算和分析。
信效度较高:经过多年的广泛应用和研究验证,Rosenberg 自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个体的自尊水平。
普适性强:该量表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