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波动剧烈,包括抑郁和躁狂两个极端,MDQ 量表全称为《心境障碍问卷》(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Hirschfeld 等人于 2000 年编制的一种自评量表。
MDQ 量表主要包括30个问题,涵盖了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症状,如情绪高涨、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等。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HCL-32、MDQ适用对象
①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理解能力较佳
(文盲/文化教育太少/无法理解量表内容者不适用)
②年龄16-65岁
③病情过于严重者不适合
④心境障碍患者或疑似心境障碍的患者
HCL-32、MDQ的使用
①不能独立作为诊断标准
②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
③临床常规诊断及问诊的补充
④可作为筛查工具(临床+流行病学)
⑤具有快速、简单、客观、有效的优点
当患者症状量表得分≥7,既往曾在某一时间内同时出现上述≥2个症状,并且在功能损害问题中评为“中度”或“重度”,则被视为筛查阳性,须接受针对双相障碍谱系的全面评估。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
①据全国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区别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HCL-32最佳划界分为14分(敏感性SEN:0.79,特异性SPE:0.77)。
②HCL-32可以区分双相障碍II型和单相抑郁,最佳划分值为12分。
③HCL-32不能区分双相障碍I型与双相障碍II型。
双相情感障碍的其他评估方法
除了 MDQ 量表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评估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双相情感障碍,如临床访谈、心理测试、生物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临床访谈:临床访谈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2. 心理测试: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如情绪稳定性、注意力、记忆力等。常用的心理测试包括 MMPI(明尼苏达多相性人格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等。
3. 生物学检查:生物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脑部肿瘤等。常用的生物学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颅 CT 或 MRI 检查等。
通过正确使用 MDQ 量表进行自测,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双相情感障碍问题,需要注意的是,MDQ 量表只是一种筛查量表,不能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如果测试结果显示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