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测试
成人依恋类型测试ECR问卷

成人依恋类型测试ECR问卷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已有228人参与测试 36道精选问题
37人支持了该文章

  ECR 问卷全称为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由 Kelly Brennan、Catherine Clark 和 Phillip Shaver 在 1998 年开发。它基于依恋理论,旨在评估成人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风格。这一理论认为,我们在婴儿期与主要抚养者的互动模式,会深深烙印在内心,形成一种内在工作模式,影响着我们成年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所以,ECR 问卷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理解自身情感模式形成根源的大门,让我们在亲密关系的探索中有据可依。

250722224627276.jpg

  ECR 问卷如何运作

  ECR 问卷包含 36 个题目,这些题目从不同角度深入探寻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内心世界。它分为两个分量表:回避(avoidance)和焦虑(anxiety)。回避分量表主要衡量个体对亲近和依赖他人的不舒服感。例如,它会涉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是否觉得保持独立比亲密关系更重要,是否不太喜欢伴侣过于依赖自己等方面的感受。而焦虑分量表则聚焦于个体对被拒绝和遗弃的恐惧,像是否担心伴侣会不再爱自己,害怕伴侣会离开自己等问题便属于这个范畴。

  在作答时,每个题目都设有七个选项,从 “非常不赞成” 到 “非常赞成”,分别对应 1 到 7 分。部分题目需要反向计分,这一设计巧妙地避免了答题者因惯性思维而产生的偏差,确保结果更加准确地反映答题者的真实态度。答题者只需根据自己在所有亲密关系经历中常常体验到的感觉,如实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即可。

  从得分解读依恋类型

  答题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分数进行计算和解读。首先,将反向计分题进行转换,然后分别计算回避和焦虑两个分量表的平均分。依恋回避均分(A)和依恋焦虑均分(B)的计算方法是将各自分量表内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后除以题目数量(一般为 18 题)。接下来,依据费舍尔线性判别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四种依恋类型的得分:

依恋类型 公式 特点(由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得分决定)
安全型 M1 = A×3.2893296 + B×5.4725318 - 11.5307833 低回避、低焦虑
恐惧型 M2 = A×7.2371075 + B×8.1776448 - 32.3553266 高回避、高焦虑
专注型 M3 = A×3.9246754 + B×9.7102446 - 28.4573220 低回避、高焦虑
冷漠型 M4 = A×7.3654621 + B×4.9392039 - 22.2281088 高回避、低焦虑

  四种依恋类型面面观

0722224657140.jpg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犹如平静湖面上悠然行驶的船只,内心安稳且自在。他们在 ECR 测试中,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得分都相对较低。这类人能够轻松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信任自己的伴侣,既不担心被抛弃,也不过分依赖对方。在与伴侣相处时,他们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求,也能充分尊重伴侣的独立性。面对冲突,他们如同经验丰富的舵手,能够以开放和理性的态度进行沟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关系如船只在平稳航道上持续前行,稳定且健康。

  焦虑型依恋(专注型)

  焦虑型依恋的人仿佛站在悬崖边,对亲密关系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又时刻担忧会坠落深渊。他们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较高,而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低。这类人常常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对伴侣的行为过度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内心的惊涛骇浪,容易产生嫉妒和猜疑。在关系中,他们如同紧紧抓住救命稻草般,可能会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和控制欲,试图以此确保伴侣的爱和关注。例如,他们可能会频繁地给伴侣发消息,时刻确认对方的行踪,一旦伴侣回复不及时,便会陷入焦虑之中。

  回避型依恋(冷漠型)

  回避型依恋的人好似独自行走在沙漠中的旅人,倾向于保持独立和自主,对亲密关系持有一定的恐惧和回避态度。他们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高,而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相对较低。在亲密关系里,他们就像害怕与人靠近的刺猬,可能会避免与伴侣过于亲密的接触,认为依赖他人是软弱的表现,更注重个人的空间和自由。比如,当伴侣提出想要一起度过更多时间时,他们可能会觉得压力很大,找各种借口推脱,享受独处的时光。

  混乱型(恐惧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的人犹如在暴风雨中的航船,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他们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高。这类人既渴望亲密关系,如同在黑暗中渴望灯塔的指引,但又害怕受到伤害,过往的经历如同礁石,让他们在靠近灯塔的过程中充满恐惧。于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矛盾的行为,可能会在亲近和疏远之间摇摆不定。前一刻还与伴侣甜蜜相依,下一刻却因内心的恐惧而突然推开对方,难以建立稳定和健康的亲密关系。

  ECR 问卷带来的启示

  通过 ECR 问卷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并非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固定的标签,而是如同拿到了一份亲密关系的使用说明书。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白为何会有那些下意识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对于具有不安全依恋模式(焦虑型、回避型、恐惧型)的人来说,这是改变和成长的起点。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自我反思,在日常与伴侣的互动中,觉察自己的行为模式,尝试打破旧有的、不利于关系发展的循环。例如,焦虑型依恋的人可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给伴侣适当的空间;回避型依恋的人可以努力尝试放下心防,多与伴侣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在与伴侣相处时,如果双方都了解彼此的依恋类型,那将极大地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当我们知道对方的某些行为是源于其依恋模式,而非针对自己时,便能够更加包容和接纳对方,减少冲突和误解的发生。比如,焦虑型依恋的人总是希望伴侣时刻陪伴,若伴侣是回避型依恋,以往可能会觉得对方过于粘人而厌烦,但了解依恋类型后,回避型依恋的伴侣便能明白这是对方情感需求的体现,从而尝试给予更多耐心和回应。

来自《情感测试》频道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36道精选问题.深度专业分析
开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