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测试
依恋人格风格问卷ECR-R(测测你的依恋风格)

依恋人格风格问卷ECR-R(测测你的依恋风格)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已有19人参与测试 36道精选问题
18人支持了该文章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亲密关系里,每个人对待他人和处理情感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在感情中充满安全感,能够自如地表达爱意和需求;有的人却总是患得患失,害怕被抛弃;还有的人则倾向于保持距离,避免过度依赖。这些差异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依恋风格。而依恋人格风格问卷 ECR-R,就是一把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依恋风格的钥匙。

  依恋理论与依恋风格

  依恋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他认为,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会影响个体后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依恋理论不再局限于婴儿期,而是扩展到了成年人的亲密关系领域。

  成年人的依恋风格主要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看法,可分为两个核心维度:对自己的价值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四种主要的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混乱型。安全型依恋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他人也值得信任;焦虑型依恋的人对自己评价较低,担心自己不被爱,对他人的信任也不稳定;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对他人保持警惕,倾向于独立,避免过度依赖;混乱型依恋则是焦虑和回避两种倾向的混合,表现出矛盾的行为模式。

  ECR-R 问卷的诞生与结构

  ECR-R(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Revised)问卷是在 ECR 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旨在更准确地测量成年人的依恋风格。该问卷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谢弗(Phillip Shaver)和凯伦?巴塞洛缪(Karen Bartholomew)等人开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依恋领域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

  ECR-R 问卷包含 36 个项目,分为两个核心维度:依恋焦虑(Attachment Anxiety)和依恋回避(Attachment Avoidance)。每个维度有 18 个项目,采用 7 点量表计分,从 1(完全不符合)到 7(完全符合)。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测量,可以更细致地了解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

  (一)依恋焦虑维度

  依恋焦虑反映了个体对亲密关系中是否会被抛弃、忽视或不被爱的担忧程度。高分者常常担心伴侣不爱自己、会离开自己,对伴侣的行为过度敏感,容易产生嫉妒和不安情绪。他们可能会频繁地寻求 reassurance(确认),希望伴侣不断表达爱意和承诺,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例如,“我担心伴侣会对我失去兴趣”“我害怕如果我不一直努力,伴侣就会离开我” 等项目就是测量依恋焦虑的典型题目。

  (二)依恋回避维度

  依恋回避则体现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对独立和自主的需求程度,以及对情感亲密的排斥倾向。高分者倾向于保持情感距离,不喜欢过于依赖他人,认为过多的亲密会威胁到自己的独立性。他们可能会避免深入的情感交流,对伴侣的情感需求反应冷淡,更注重自己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比如,“我觉得保持独立比拥有亲密关系更重要”“我不喜欢伴侣过于依赖我” 等题目就是测量依恋回避的代表性项目。

  四种主要的依恋风格

  通过 ECR-R 问卷中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的得分组合,可以将个体的依恋风格分为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一)安全型(Secure)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得分都较低。他们对自己和伴侣都有积极的看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伴侣也会忠诚和支持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他们能够自然地表达情感,既不会过度依赖对方,也不会刻意保持距离。他们善于沟通,能够理解和包容伴侣的缺点,遇到问题时愿意共同解决,营造出稳定、和谐的关系氛围。例如,当与伴侣发生矛盾时,安全型的人会主动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回避或情绪化地争吵。

  (二)痴迷型(Preoccupied)

  痴迷型依恋的人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高,而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低。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较低,总是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因此会过度关注伴侣的一举一动,渴望与伴侣保持高度的亲密和联系。他们可能会频繁地打电话、发消息,希望时刻知道伴侣的行踪,对伴侣的回应非常敏感。一旦伴侣没有及时回复消息或表现出冷淡,他们就会陷入焦虑和不安,甚至产生嫉妒和怀疑。然而,他们对伴侣的过度依赖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反而影响关系的发展。比如,有的痴迷型依恋者会因为伴侣加班没有时间陪伴自己而感到极度不安,不断打电话催促伴侣回家,导致伴侣感到疲惫和困扰。

  (三)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

  疏离型依恋的人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高,而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低。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亲密关系会限制自己的自由,因此会刻意保持情感距离。他们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愿意过多地了解伴侣的内心世界,对伴侣的情感表达可能会感到不耐烦或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依靠自己比依赖他人更可靠,因此在面对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独自解决,而不是向伴侣寻求帮助。例如,疏离型依恋的人可能在伴侣生病时,只是简单地说一句 “多休息”,而不会主动提供照顾和支持,让伴侣感到被冷落。

  (四)恐惧型(Fearful-Avoidant)

  恐惧型依恋的人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上得分都较高。他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受到伤害,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们内心深处希望与伴侣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但又担心自己会被抛弃或背叛,因此在行为上表现出既想接近又想逃避的矛盾性。他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热情地投入到关系中,渴望与伴侣亲密无间,但一旦感受到可能的威胁或压力,就会迅速退缩,保持距离。这种矛盾的行为模式不仅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也会让伴侣感到困惑和无奈。比如,恐惧型依恋的人可能会在伴侣提出见家长的要求时,一方面内心感到开心,觉得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见家长意味着责任和压力,害怕自己无法承担,从而产生逃避的想法。

  依恋风格只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沟通方式、价值观、性格特点等也会对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后,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

来自《情感测试》频道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36道精选问题.深度专业分析
开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