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测试
四分成就目标测试量表 (AGS)

四分成就目标测试量表 (AGS)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已有1人参与测试 29道精选问题
29人支持了该文章

  AGS 的理论基础是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个体在成就情境下追求的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目标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最初,成就目标理论主要区分了两种目标:

  掌握目标 (Mastery Goal):也称为学习目标或任务目标,关注的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对任务的理解。持有掌握目标的个体更注重学习过程、努力和进步,将成功定义为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

  表现目标 (Performance Goal):关注的是个体在他人面前展示自身能力,并获得积极评价或避免消极评价。持有表现目标的个体更注重结果,将成功定义为超越他人或避免失败。

  后来,研究者进一步将表现目标细分为:

  趋近表现目标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关注的是在他人面前展示自身能力,并获得积极评价。

  回避表现目标 (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关注的是避免在他人面前显得无能,并避免消极评价。

  近年来,成就目标理论又引入了掌握目标的分化:

  趋近掌握目标 (Mastery-Approach Goal):关注的是努力掌握任务,并达到自身设定的标准。

  回避掌握目标 (Mastery-Avoidance Goal):关注的是避免失去已掌握的能力,或避免无法达到自身设定的标准。

  因此,成就目标理论发展为四分成就目标框架,即:趋近掌握目标、回避掌握目标、趋近表现目标和回避表现目标。AGS 正是基于这一四分成就目标框架而设计的。

  AGS 的维度构成

  AGS 旨在测量个体在成就情境下对四种成就目标的倾向程度。因此,AGS 通常包含四个维度,分别对应于四分成就目标框架:

  趋近掌握目标 (Mastery-Approach Goal):该维度测量个体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达到自身设定的标准的程度。持有高趋近掌握目标的个体更注重学习过程,享受挑战,并将成功定义为能力的提升。

  回避掌握目标 (Mastery-Avoidance Goal):该维度测量个体避免失去已掌握的能力,或避免无法达到自身设定的标准的程度。持有高回避掌握目标的个体可能会过度关注细节,害怕犯错,并可能因此而焦虑。

  趋近表现目标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该维度测量个体追求在他人面前展示自身能力,并获得积极评价的程度。持有高趋近表现目标的个体更注重竞争,渴望获得认可,并将成功定义为超越他人。

  回避表现目标 (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该维度测量个体避免在他人面前显得无能,并避免消极评价的程度。持有高回避表现目标的个体可能会避免挑战,害怕失败,并可能因此而感到压力。

  每个维度通常包含若干个条目,用于评估个体在该维度上的倾向程度。

  AGS 的测量特性

  AGS 作为一种心理测量工具,其测量特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测量特性:

  信度 (Reliability):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AGS 的信度通常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如 Cronbach's alpha 系数)和重测信度来评估。高信度表明 AGS 能够稳定地测量个体的成就目标倾向。

  效度 (Validity):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量其所要测量的概念的程度。AGS 的效度通常通过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来评估。高效度表明 AGS 能够准确地测量个体的四种成就目标倾向。

  区分度 (Discriminant Validity):区分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区分不同概念的程度。AGS 的区分度体现在它能够区分四种不同的成就目标,并且这四种成就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又不是完全重叠的。

  因素结构 (Factor Structure):因素结构是指测量工具的维度构成。AGS 的因素结构应该符合四分成就目标框架,即包含四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同的维度。因素结构通常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来验证。

  AGS 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成就情境下的动机和行为。通过了解个体的成就目标倾向,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来自《职业测试》频道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29道精选问题.深度专业分析
开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