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抗压能力测试(OccupationalStressResistanceTest)是评估个体在工作环境中应对压力、挫折及挑战能力的重要量表。随着职场竞争加剧,工作压力来源愈发复杂,涵盖高强度工作负荷、职场人际关系、业绩考核等多方面,因此准确衡量抗压能力对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人才管理至关重要。 该测试通常从多个维度展开评估。在压力感知维度,通过情景模拟或问卷,了解个体对压力源的敏感度,如面对紧急项目交付时的焦虑程度;应对策略维度则考察个体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积极主动解决(ProactiveCoping)、寻求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Seeking)或消极回避(Avoidance
【测测你的攻击性】你真的是“温柔本柔”吗?还是隐藏的“暴躁小火山”? 你以为自己脾气超好,从不和人吵架?但可能连你自己都没发现——那些下意识翻的白眼、怼人的冲动、被踩雷点瞬间上头的情绪……都是攻击性的小马脚! 这个测试不是要给你贴标签,而是帮你看清自己的人际模式: 遇到冲突时,你是默默憋出内伤?还是直接开怼? 别人阴阳怪气时,你能一秒反击吗? 表面笑嘻嘻心里mmp?其实攻击性≠坏事! 为什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攻击性? →看清自己的底线,不再当“老好人” →学会把攻击性转化成坚定气场 →和亲密的人吵架不再后悔说狠话 测试包含超戳心的场景题: “同事抢你功劳还装无辜,你会_
分手恢复能力,是指个体在经历恋爱关系破裂后,从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中恢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能力。它涉及情绪调节、心理适应、认知重建等多个方面,体现着一个人在情感挫折面前的心理韧性。 影响分手恢复能力的因素众多。性格特质方面,乐观坚韧、独立性强的人往往恢复更快;原生家庭也起到关键作用,拥有温暖家庭支持的人,更容易从分手中走出来;恋爱经历同样重要,多次应对分手的人,通常积累了更多应对经验。 想知道自己的分手恢复能力如何?来做个趣味测试:分手后的第一个晚上,你会?A.独自回忆过往,沉浸在悲伤情绪中;B.给好友打电话倾诉,寻求安慰;C.照常洗漱休息,告诉自己生活还要继续。不同的选择,暗示着
“恋爱脑”一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热度居高不下,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恋爱中过度投入情感,甚至失去自我、理性判断力的人。有人自嘲“恋爱脑”,觉得这是对爱情纯粹的表现;也有人将其视为贬义词,认为它会让人在感情中受伤。那么,你是否是“恋爱脑”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恋爱脑”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偏差。当人处于恋爱状态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催产素等多种激素,这些化学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依赖的感觉。而“恋爱脑”人群,可能是对这些激素带来的情绪反应更为敏感,从而放大了恋爱中的情感体验。比如,普通情侣小吵一架,双方冷静后可能很快和好;但“恋爱脑”的人可能会将这次争吵无限放大,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甚至为了避免再次
情感需求(EmotionalNeeds)是指个体在心理和社会互动中渴望获得的情感支持、联结和满足,涵盖亲密关系、归属感、自尊、安全感等多个维度。情感需求测试(EmotionalNeedsAssessment,ENA)是一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用于评估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核心情感需求强度及其满足程度。 该测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1943):强调归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andLoveNeeds)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依恋理论(Bowlby,1969):探讨早期依恋模式如何塑造个体成年后的情感需求特征。 -社会交换理论(Homans,1
嫉妒倾向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比较理论(Festinger,1954)和进化心理学视角(Buss,2000)。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身价值,当比较结果不利时,可能触发嫉妒情绪。进化心理学则强调,嫉妒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性功能,例如保护亲密关系或竞争资源。 《嫉妒倾向量表》的编制通常基于多维结构,涵盖: 1.情感嫉妒(EmotionalJealousy):对他人优势的情感反应,如愤怒、焦虑; 2.认知嫉妒(CognitiveJealousy):对潜在威胁的过度警觉和怀疑; 3.行为嫉妒(BehavioralJealousy):由嫉妒驱动的具体行为,如监视或诋
恋爱满意度测试(RomanticRelationshipSatisfactionAssessment)是用于量化个体对亲密关系主观体验的标准化评估测试,其核心构念源于社会交换理论(Thibaut&Kelley,1959)与投资模型(Rusbult,1980),强调满意度由关系收益-成本比与替代选择比较共同决定。 操作性定义:恋爱满意度指个体对伴侣关系的情感评价,涵盖情感支持、冲突管理、性亲密度及未来承诺等维度(Hendrick,1988)。 与相关构念的区别: 关系质量:更宽泛,包含稳定性与功能性指标; 依恋安全:聚焦内部工作模式而非当下体验; 爱情风格:反映行为倾向而非
爱情风格测试(LoveStylesTest)是基于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开发的评估测试,用于量化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模式、行为倾向及认知特征。其核心理论源于加拿大心理学家JohnAlanLee(1973)提出的爱情颜色理论(ColorsofLove),该理论将爱情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后扩展为更多维度): -浪漫式(Eros):以激情、审美吸引为主导; -游戏式(Ludus):将爱情视为无承诺的娱乐; -友谊式(Storge):基于长期友谊的缓慢发展; -占有式(Mania):依赖性强且情绪波动剧烈; -奉献式(Agape):无条件付出与利他主义; -现实式(Pragma):理性权衡
睡眠焦虑症(SleepAnxietyDisorder)是一种以对睡眠过程或睡眠质量过度担忧为核心特征的心理障碍,常伴随失眠、夜间惊醒、日间功能受损等症状。这类患者往往因害怕无法入睡或睡眠不足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形成“失眠-焦虑-更严重失眠”的恶性循环。 睡眠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睡眠焦虑症患者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1.睡前过度担忧:对“今晚能否入睡”或“睡眠是否充足”产生持续性焦虑。 2.生理性唤醒:躺床后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躯体化症状,进一步阻碍入睡。 3.回避行为:因害怕失眠而刻意推迟就寝时间,或过度依赖药物、酒精助眠。 4.日间功能障碍:疲劳、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甚至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许多人难以言说的困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能帮你清晰梳理睡眠状况,直观了解自己被失眠影响的程度。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是国际通用的失眠自评工具,包含7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0=无症状,4=极严重)用于评估失眠症状的严重程度,涵盖入睡困难、睡眠维持、早醒、日间功能影响等维度。总分范围0-28分,分为轻度(8-14分)、中度(15-21分)、重度(22-28分)。 你是否经常在深夜辗转反侧,看着时钟的指针缓缓移动,却怎么也无法进入梦乡?又或者即使睡着了,也频繁醒来,第二天清晨依然疲惫不堪,影响一整天的精神状态?那些因